白塔山公墓是1984年經四川省民政廳批準為首批社會公共墓地之一。被著名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英譽為“難得的風水寶地”。并且有很多省部級以上革命老前輩以及著名學者給與肯定。
白塔山發脈于橫斷山脈之龍門山,屬中華三大龍脈之南干。其龍脈北發南來,氣勢磅礴,龍氣收束后突起白塔山,靈山秀水,聚氣藏風。地理位置得天地之獨厚,自東漢以來人們就在龍脈上擇吉地葬先人,隋代以來,儒釋道家先后在此龍脈上建了20余座寺廟。白塔山上的白塔寺千百年來佛陀鎮山涉水,護佑白塔山子民。
入夜,白塔靜立,仿佛水墨畫中的冰山雪峰;偶或晚風待徐,拂響塔鈴,如同泉滴巖石的聲音以幽雅的旋律打破禪院的寧靜。夜宿湖邊,或則皓月當空,天宇如洗,輕紗籠水面,不遠處一尾大魚“潑辣”著將水弄響,水波閃動,一湖銀光細碎:或者微雨迷蒙,涼氣襲人,頭戴斗笠,靜佇湖岸,屏聲息氣,有天地蒼茫,物我相忘相溶之感。
白塔湖畔有“三印亭”,環湖山崗及湖心島嶼上新建了休閑新景和紀念設施,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港灣,有保留佛門色彩的木魚島,有紀念保國名將楊遇春的楊侯島。楊侯名遇春,為清代名將,有靖邊保國之功。楊侯塑像,躍馬橫刀,威風凜凜,氣宇軒昂;像旁碑文,述說著英雄當年奮戰沙場、戎馬倥傯的業績生平;塑像后面有一古城堡,登上城頭,既可盡攬湖光山色,又可憑堡吊古,想見驍將馳戰之時,鼓聲喧天,烽煙彌漫,刀光劍影,戰馬嘶叫,不覺腳底黃沙四起,血氣奮涌。